1930年12月,在斯大林的支持下,年仅40岁的莫洛托夫出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,成为政府首脑,并在此后的二十年间,一直扮演着苏联二号人物的角色。然而,在斯大林死后,他非但未能“接班”,地位反而迅速下降,不仅丢掉了一切职务,而且被开除了党籍。那么,这位昔日的苏联“二把手”为何落得如此下场?
一、扶摇直上
与许多苏联高层一样,莫洛托夫也并非是他的原名,他本来叫做维亚切斯拉夫·米哈伊洛维奇·斯克里亚宾,出生在一个职员家庭。在上中学的时候,莫洛托夫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,还因此被学校开除。1909年,莫洛托夫担任《真理报》的编辑,不久他结识了来自高加索地区的斯大林,两人一见如故,这改变了莫洛托夫的命运。
十月革命后,莫洛托夫先是在地方上任职,于1922年被调到中央书记处,作为斯大林的副手,帮助他处理党内的工作。虽然莫洛托夫的资历、威望都不高,但他因坚定支持斯大林,从而不断得到晋升,并在1926年成为联共(布)中央政治局委员,还兼任莫斯科省委第一书记。1930年,莫洛托夫出任政府首脑,成为真正的二把手。
二、纵横捭阖
虽然莫洛托夫支持斯大林的各项政策,但在“大清洗”期间,也一度受到猜忌,排名曾经跌落至第四。不过到了随着国际形势的紧张,莫洛托夫重新得到了斯大林的重用,并在1939年5月兼任外交人民委员(相当于外交部长),之后的十年间,莫洛托夫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,与希特勒、罗斯福、打交道。
1939年8月,莫洛托夫代表苏联,与德国签订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接着又访问德国,与希特勒进行会晤。1941年,莫洛托夫又与日本签订《苏日中立条约》。苏德战争爆发后,莫洛托夫开始与盟国的政治家们打交道,主持签订了《英苏协定》、《英美协定》。凭借着外交活动,莫洛托夫赢得了巨大的声望,然而他却又一次遭遇低谷。
三、起起落落
1949年,莫洛托夫的妻子波琳娜·热姆丘任娜被捕,理由是与犹太复国主义者存在联系,之后莫洛托夫就被免去了外交部长的职务,而斯大林也不再邀请他参加宴会、讨论重大问题,二把手的身份已经不复存在。1952年的苏共十九大,莫洛托夫没有进入中央主席团常务委员会,其境遇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。
1953年,斯大林病逝,莫洛托夫得以东山再起,被补选为中央主席团常委,重新担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、外交部部长。之后,他与合作,除掉了贝利亚。然而,党内的分歧并未彻底解决。莫洛托夫与马林科夫、卡冈诺维奇等人联手,想扳倒赫鲁晓夫,结果遭到了失败,被免去职务、开除党籍。直到1984年,莫洛托夫才被恢复党籍,并于1986年病死,终年九十六岁。
配查网-配查网官网-正规的股票场外配资平台-辽宁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